24小时咨询电话

0371-65811302

三伏养生话饮食
时间:2022-07-23点击: 903 次

文章作者:李琦(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

 

“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又潮湿闷热的季节,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三伏养好生,一年少生病。2022年的三伏,从7月16日到8月14日共40天,湿热又漫长,做好养生,格外重要。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规定: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
头伏    7月16日--7月25日    10天
中伏    7月26日--8月14日    20天
末伏    8月15日--8月24日    10天

三伏养生,重在护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也是养阳的最好时机。起居宜顺从自然阴阳变化,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小睡非常重要,夜晚房间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且应避免头对窗户或在风口入睡。
三伏酷暑,注意防暑除湿。夏季室外温度较高,久居空调房间,会导致阳气郁遏,出现全身沉困疼痛等一些空调病,因此适量锻炼很关键。锻炼强度不适过大,避免大汗淋漓、气随津脱;地点应在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以公园或河边为宜;时间应选择凉爽的时候,以清晨或傍晚为宜;项目宜选择舒、缓伸展为主,比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
三伏炎热,易耗津伤气。预防中暑不仅要避免阳光暴晒,而且因为汗出过多,体液丢失较多,因此适当补充水分亦非常重要。补充水分的原则是要及时,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再喝水,宜小口频饮,容易被人体吸收,“牛饮”则容易造成胃内水液储留,加重脾胃负担。另外,补水时适当增加盐分摄入,防止电解质紊乱。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于低下,“伏”亦可称为长夏,“长夏多湿,易伤脾胃”,三伏天气湿热,人体极易出现精神疲倦、食欲不振,正确的饮食方法对于养生尤为重要。今天推荐几个饮食佳品,助大家避暑除湿、养心健脾、精神康健。
1.三伏天,饮食注意多“酸”多“甘”。三伏酷暑,人多喜乘凉饮冷,导致寒湿入体,伤及脾胃,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夏季五行对应火,心属火,心喜凉,宜食酸;味苦的食物性寒,虽然可以清热泻火,但多食容易损伤脾阳,因此日常饮食应多食甘凉、酸味食物。
推荐:凉拌黄瓜、糖拌西红柿、醋溜绿豆芽、清炒西葫芦。水果以菠萝、芒果、桃子为宜。
注:黄瓜、西红柿等酸、甘、良性蔬菜有利于解除烦热、清热利湿、排毒通便。
2.三伏天暑热耗气,饮食注意补气去火。天气炎热,自然界阳气旺盛,天人相应,同气相求,容易导致人体火气上升,心火亢盛,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同时过热容易过度消耗正气,使人疲乏,精神不振,因此饮食方面应注意多食补气又降火的食物。
      推荐:虾仁炒西芹、鸭肉炖冬瓜、排骨炖苦瓜。
      注:虾仁、鸭肉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利于补充夏季过多的能量消耗,配上冬瓜、苦瓜,补气去火、清热利湿。
3.三伏天湿热耗伤阴津的同时也容易导致湿困脾胃,饮食应注意养阴生津、祛湿健脾。长夏多热多湿,热气耗伤津液,湿气困阻脾胃。因此饮食宜选择养阴生津、健脾利湿的食材,汤及粥类为首选。
推荐:山药薏米红豆粥、绿豆百合糯米粥、莲子银耳汤;饮品可选酸梅汤。
注:薏米、红豆、山药除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熬粥进食可益气生津和胃。
     最后大家一定要注意,三伏天酷热潮湿,易于细菌滋生,任何菜品食材一定要保持新鲜,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疾患。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及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