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电话

0371-65811302

筑基起势 开创医院发展新格局: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建院35周年院长致词
时间:2024-09-14点击: 249 次

尊敬的社会各界朋友、患者朋友及全院干部职工: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时值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建院35周年。在这里,我谨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向各个历史时期为医院发展建设倾注了心血和汗水的前辈们、退休老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全院干部职工及家属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医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35载时光荏苒,35载物换星移。35年前,医院条件极其艰苦:简陋的医疗设备、破旧的青瓦平房、十几人的医疗队伍。经过数十载艰苦努力,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我院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护理、急救、预防、康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一院三区”二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
       其中商都路院区主要承担医疗救治、预防保健等功能,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3万㎡,实际开放床位310张,核定床位270张,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精神科、青少年心理康复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骨伤科、肿瘤科、老年病科、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科)、医疗美容科等一级科室18个,中医特色专病门诊20余个。青龙山院区依山而建,环境优美、空气宜爽,主要承担中药制剂、老年康养、精神康复等功能,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2万㎡,现设置床位100张,院区改造完成后,预计床位数达200张,设有制剂室、康养中心、精神科。南院区为在建院区,拟设置床位200张,计划建设成一所医疗、康复、养老、护理“四位一体”的综合院区,开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老年病科、康复科、针推科、医养结合中心等临床科室。总用地面积 8950 ㎡(约1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2809.81㎡,其中:地上建筑11855.29㎡;地下建筑面积10954.52㎡。地下将建成停车场、餐厅、活动中心等,届时,将对外开放。预计202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医院现有职工388人,中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35%,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人,河南省卫生健康基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河南省青苗人才指导老师、郑州市青苗人才指导老师各1人,郑州市名中医1名,县级名中医2名,河南省青苗人才继承人6人,郑州市青苗人才继承人2名,国医大师弟子数名。建有名中医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李发枝学术传承工作室。开展火龙罐、葫芦灸、虎符铜砭刮痧等中医特色适宜技术71种,中医特色诊疗方案12种,院内制剂22种。
      35载栉风沐雨,35载风华正茂。站在历史的轴线上,每一帧画面都镌刻着管城中医院不平凡的奋斗历程。1989年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在东大街的几间平房里诞生,创院院长李显成同志带领前辈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造了医院发展史上的高光与辉煌,为医院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1992年,医院迁址城东路60号,形成规模化发展。1994年,制剂室完成建设;1996年,商都路院区竣工,医院迁入新址(现商都路19号),开启医院发展新篇章;1999年,青龙山老年疗养院建成开业,成为了郑州市养老事业的一张名片;2002年,成立党总支,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2006至2010年,对CT、X光机等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并重建了内科、外科、检验科等科室,新建妇、儿科;2012 年 11 月,周围血管病科被批准为“河南省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2015年,医院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二甲”评审,成为管城区首家“二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2019年,我院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电子病例应用水平达到三级。
       自2021年以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院坚持“补短板、强基础、扬优势”的主基调,各项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迈进;尤其是“便民就医少跑腿”七大举措的开展深入人心,融入行动,使患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2022年,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基地、全国名老中医李发枝学术传承研究室分别落户我院。2023年,增设精神科;医院启动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医院环境、设备迎来全面升级。2024年,管南院区和南院区医养结合中心项目启动建设,开启了“一院三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管中医人正向着未来美好愿景一步一步迈进。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代代管中医人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厚植为民情怀,追求精湛医术,弘扬高尚医德。建院以来,管城中医院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用实际行动坚守医者初心,践行使命担当。我们抗过非典,战过新冠。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担当作为,举全院之力,星夜集结采核酸、支援方舱、入驻隔离酒店、参与流调任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被市卫健委授予“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我们长期进社区、下基层开展健康扶贫、健康义诊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任重道远,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医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广大患者的信任与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离不开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更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值此医院35华诞,我们心怀感激,再次向默默奉献的全院职工,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院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更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给予了我们和平的年代!
       生逢盛世,何其幸哉!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更是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我院作为区域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势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岐黄之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惠泽于民,以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
       一是守住中医的魂。坚持彰显中医立院的办院方向,在中医为特色、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下,培育重点科室特色优势;把中医药特色贯穿于医疗服务始终,针对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力发展中医药诊疗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优化各科室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点,打造好中医药特色优势。
       二是深扎中医的根。要将中医的根深种在基层,从基层老百姓对中医的服务需求出发,突出中医药在慢病治疗、健康管理、治未病、康复、养老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就近看病的需求;持续开展“中医进万家”义诊惠民活动,提高中医药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把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三是心怀中医的情。用中医的人文精神点亮医院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创新表现形式、体现中医魅力,提升整体“中医氛围感”;注重传统文化、现代意识、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以医院文化为载体,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改善医疗服务,凝聚医院发展动力,赋能医院内涵建设。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我们将以建院35周年为新起点,怀抱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用心打造百姓满意的中医院。继续发扬自力更生、锐意创新、善作善成、无私奉献的管中医精神,继往开来,乘势而上。以重点特色科室打造为基点,提升运用中医主导的方法和技术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能力;不断优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载体,做好传统的师带徒人才培养工作,让中医的精华内涵薪火相传;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结合,进一步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培育人才成长的沃土。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搭平台、聚人才、定目标、强监管、重考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能力、降低成本支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筑基起势,开创医院发展新格局。
       抚今追昔,感慨良深;展望未来,豪情万丈!最后,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我院在新征程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再创辉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党总支书记、院长  李勇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