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电话

0371-65811302

中医对脾的认识
时间:2024-06-04点击: 362 次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土系统。主运化食物精微、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土生万物”,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化生的精微去濡养,故称“后天之本”。为阴中之至阴,故称“太阴”脾土。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涵盖了把进入口胃肠消化道内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精微能量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营养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

饮食入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统主水谷”。胃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磨,杵之能舂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糟粕残渣)欲下达,气(精微精华)欲上升。胃气腐熟食物,由下口幽门送食糜入小肠。食物经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能量,都有赖于脾的生化、输布作用。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源源不断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论断。
2、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指血中的精粹物质、营养物质大多源自于脾转化胃肠里水谷营养,脾有生血的功能。若患者面黄肌瘦兼见食欲差食量小的一定是脾胃弱或脾胃受邪。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2)脾主统血。“脾统诸经之血”、“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溢出常道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常道,从而导致出血。脾之统血,主要依靠脾阳来实现。“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若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如女性经事淋漓不尽,多责为脾气不能固摄、统摄。张锡纯先生责之为冲脉不固,创理冲汤、固冲汤二方,究其用药,仍是补脾阳、固摄脾气为主。

3、脾主升清。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相对稳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气之清轻者上浮”,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二、脾的生理特性

1、脾宜升则健。五脏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多;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多;脾胃居中,在中者能升能降。五脏气机升降相互作用,形成了机体升降出入气化活动的整体性,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脾升胃降,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为主。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故曰:“脾宜升则健”。

2、喜燥恶湿。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此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是阴与阳亲、阳与阴亲的自然道理。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脾主湿而恶湿,不欲其湿气太过,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易招湿侵。

3、脾气与长夏相应。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与中央方位、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的幽幽的联系。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品,这体现了脾与甘的关系。